繁體
|
簡體
公告: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轉載澎湖雄文 心有戚戚焉
[打印本頁]
作者:
陳惠澤
時間:
2011-12-31 07:09
標題:
轉載澎湖雄文 心有戚戚焉
從數年前開始,個人便常以各種身分跟管道參與提供中央政府及諸多公務體系相關施政建議。起初,個人身邊的親友們對我這番行徑幾乎都是同一嘲諷語氣的說著:
你這是狗吠火車,人家哪會理你
!
然而在個人讓他們看過諸多約莫在政策公告施行前半年便提供給相關行政單位的原文,並檢附了具有公信力的時間點對照,以及採納率高達五成左右的實績之後。近年來,個人的親友當中,已不再有人會去嘲笑我的行徑了。
只因為,當事實擺在眼前之時,人們都清楚,如若仍堅持不信且以嘲諷的口吻嘲諷他人,那麼此舉便等同於自欺欺人的在世人面前彰顯出自己的愚。
然而,當友人們驚疑著為何我可以做到這些他們原本所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時,我也總是感慨的告訴他們一句話:
政策不難,難在人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或許許多人們都曾想過這些問題,
什麼是好人?
什麼又是
壞人
?
好人的標準是什麼?
壞人
的標準又在哪裡?
好人跟
壞人
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
對於這些問題,個人的回答
是:
為什麼人們要自己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不是嗎?
好人
跟
壞人
是相對的,是比較出來的,這是一個普世價值,也是千百年來世人的定義,所以只要搞清楚這點,那不就得到答案了嗎?
人們何必同時著眼於兩個相對性的問題之上,我們只需要充分的了解其中之一,那麼在它的另一邊,不就是另一個選項跟解答嗎
?
所以,就以千百年來世人對
好人
的定義,怎麼樣的行為可已被稱為好人?
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有這麼一個人
,他的「
品行端正、性格正直、又無好賭好色等不良嗜好、有責任心、富正義感、重信守諾、為人風趣、脾氣好、修養佳、待人有禮、不喜與人計較、
喜愛自娛以娛人的帶給人們歡笑
而非是
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他人痛苦上的娛人以自娛
、具深厚同理心、樂善好施、總將他人的事情看得比自身還要重要、總是可以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們權益而去犧牲自己的權益甚至性命亦在所不惜、重視以德服人凡事講理、不徇私、不枉法、具是非觀念同時往往又可兼顧人情義理、具大愛慈悲心
.....」。
來,現在告訴我,這樣算不算一個
好人
?
所以說如果
好人
的標準就是這樣,而人們只要設法讓自己往這個目標邁進,讓自己也成為一個好人,那麼人們就可以俯仰無愧的對著天地跟世人說:
這世上凡是討厭我或者能讓我所討厭的人,就是壞人
!
即便面臨著輿論跟世人的檢驗,亦無所畏懼,甚至是主動將自己的一切公開來接受世人的檢驗。只要做人能做到這樣,有誰還能說他是壞人呢?
是以,許多問題的本身並不複雜,只是多數人們往往自己將它們複雜化了而已。
個人在近些年來經常見到一些人成天抱怨批評著外界人事物的複雜,然而仔細觀察與查證之後,發現結果往往都是這些人自身的人品有相當大的問題存在。
而之所以他們會習慣性的經常抱怨外物與世道的複雜,主因,便在於
他們的心地並不單純
!
人的眼睛是向外看的,因此觀察他人的缺點總是比查覺自身的缺點容易許多,是以反省的能力本就是需要花費心力去學習的。
而舉凡缺乏反省能力的人都具備的共通特質,就是總習慣將所遇到的任何不順遂、挫折,與過失通通歸咎於外物之上,自己始終都沒有任何的責任
。
而之所以他們總是將所有過失都推給外物的行徑,主要便是用來掩飾自己過失跟欺瞞他人的心理,至於所為為何?通常都不外乎就是
名、利、權、慾
而已!
唯,日久見人心,夜路走多了總有一天會碰到鬼,再多的謊話終究都有被人識破跟揭穿得一天。感覺是不是很熟識?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們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人存在!如常見許多人總藉口
爭奪權力是為了要造福人群
、要行善、要改革...等,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然而
卻又在取得權力的過程中不擇手段、造謠、毀謗、栽贓他人,幹得幾乎沒一件好事,更且在平時毫無權力之時就幾乎毫無任何發自純粹心的善行義舉可言
,不勝枚舉的盡是些
碰巧
自己也可獲利的行徑,卻盡皆被其大肆渲染為個人的善行...。
您會相信這樣的人真是一個好人嗎?
哈...超明顯的言行不一跟滿溢出來的個人私慾,我個人當然不可能會去相信,但是我卻不得不承認,這世上會去相信的蠢蛋真不在少數。原因不外乎,
在面臨這些騙徒之時,人們的感性大於自身的理性判斷能力
。
世上本沒有複雜的事,只有複雜的人而已!
於此該特別注意的是,會講出這句話的人,會具備相同感觸的人,好比是我也一樣,也不見得代表就是個好人,相反的,反而可能是個
賊
,一個
欺世盜名的賊
。
一切,終究還是得以其個人
長時間的言行是否一致
,以及
在面對自身過錯之時的態度究竟是
習慣一味推卸跟逃避
抑或是勇於面對跟改過而定
。
識人,與處世態度相同,處世的
對事不對人
態度,用於識人之上,便是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的這一套方法,無論親疏,不拘外貌表象,而只論實際為人作風。這,也才能稱之為客觀事實。
以下幾句話看官們不妨稍加思索一番,相信必有所得:
心地幹淨,方可讀書學古。
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齍盜糧矣
。
相同的行為背後往往潛藏著截然不同的動機
。
註:古時聖言語錄不僅是心善之人常講,事實上滿腹壞水的奸人也常掛在嘴邊,不然又要如何能欺騙世人呢!是以人們該懂得如何去加以分辨才是!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節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如無惡而致人毀。
子曰:「
鄉愿,德之賊也
!」
註:為人不具鮮明性格,行事缺乏原則,善於表面逢迎討好與諂媚他人的人,顯然待人缺乏真誠而充滿心機,所以不但不能算是個好人,更且還算是個
賊
,
欺世盜名
的賊!
凡遇者能避則避,該斷當斷,因其與人相交必定只為
利益
,久處必遭其害!戒之!慎之!
歡迎光臨 官網少一點,真相多一些---中華郵政公司血汗真相網 (http://www.postgov.freebbs.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