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後台?」,這句話,這幾年已經不知道多少人問過我了?
「有啊!我表哥當縣長,我表姊夫在開砂石場啊!」我想這應該就是人們所謂的「後台」吧.
只是,自我進局以來,郵局內部的事務,我從來沒找過他們幫忙.
為什麼?
因為...
.
.
約莫十多年前,我哥結婚,事前我們依法向警局申請路權辦桌,結果被警局拒絕.於是我爸打了通電話給熟識的議員去溝通,還是被拒絕,乾脆直接找議長去講,然後就可以了…
猶記得當日下午宴客結束不到一小時,整條路的左鄰右舍們一起出動將各家門前及馬路打掃清洗乾淨,然後就恢復如新,簡直比還沒辦喜宴前還乾淨.
有句話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話在現實社會裡看來還真有一點道理,只是也不盡然.
.
.
當兵時,我在中心選兵通過筆試、路考、抽籤…等程序,然後被選到國防部擔任駕駛,在此保證完全沒有動用任何關係去關說.
後來在隊上因為「傳令」的身分,無端被捲進單位上最資深的一等士官長與權力最大的隊長權力鬥爭中,期間被刻意針對性的惡整跟霸凌到連其他單位熟識的同僚每次見到我頭一句話就先調侃我:你怎麼還沒死?
詳細內情,光舉個例好了,士官長常會叫我去幫他買午餐或晚餐,但沒給我錢….這應該裡頭最輕的一樣了.
後來我當憲兵中校的姨丈跟當將軍的叔公知悉後出面警告那位士官長,「後台」有沒有用?
有!不過也只讓他收斂了幾個月而已,之後又故態復萌.
最終,在我退伍的時候,用了一些同袍說很像在看諜報電影的手法,蒐證舉發他一些貪瀆舞弊的事證,讓他在差一年就可以領到終身俸的情形下遭到勒令強制退伍,損失估計應該會有千萬元以上吧!
所以說,這世上不是什麼事都能靠「後台」解決的,做人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如果你自己沒有一點實力,那靠誰都沒用.
.
.
當年我進局時,還是郵政總局時期,那時候北中南三個管理局中,有兩個跟我家都算有點關係,副總也有,畢竟我家是開店做生意的,在地方上做了幾十年還算小有名氣,當然一定也會有某種程度的政商人脈.
這些年下來,郵局裡副長級以上跟我關係還算不錯的,大概少說也有近一、二十位吧,交情再好一些的,也有好幾位.
記得那時候我還在澎湖西嶼送信,家裡就常有熱心的長輩前來說,只要我願意調回台灣,已經跟不只一個以上的中心局都談好收攬的職缺給我了,工作輕鬆許多,但我從沒應允過.
因為第一,如果我要調回去的話,那我當初幹嘛還刻意考澎湖?開玩笑!當年澎湖是外勤分區報考全國第一志願ㄟ,600多人報考只取5人ㄟ.
第二,我這人向來很自律,也很自負.第一次士升佐考試我因分心太多雜務,準備不足而落榜,於是在第二次考試未放榜前,我就敢跟同仁打賭如果我沒考到升資考全國前3名內的話,即便有考上,我還是要請全局同仁去吃當地最知名的海鮮餐廳.光看這點,相信就不難想像我這人有多自負了吧!
所以,我不喜歡欠人人情,也不喜歡接受人家安排好的人生,因為我認為我的能耐絕不會比別人還差.
第三,那怕是再大的權力,都只是一時的而已,不會是永久的.所謂「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欠人家人情債也是一樣.再者,凡事如果只想靠「後台」找關係來換取工作上的輕鬆安逸,那試問改天「後台」不在了又該怎麼辦?輕鬆安逸的工作那麼多人都想要,僧多粥少,你要怎麼跟人家搶?是不是經常就要卑躬屈膝的去跟人抱大腿,逢迎拍馬?萬一沒搶到,那輕鬆安逸的工作做久了,到時候一般程度的工作你還能勝任嗎?任憑擁有再大的後台都還是要上班,還是要工作,所以一個人如果只想靠關係來尋求工作上的安逸,那我想其實他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後台」,而是「乾爹」或「阿姨」才對.
.
.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各自的選擇,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有其不同的考量.就好比「錢」跟「權」雖然很多人終生都在汲汲營營的追求著,但卻不見得人人都想要,比方說就有許多人會為了「家庭」而選擇放棄升遷跟工作的機會.
同樣的,好逸惡勞或許是常見的人性,許多人會不惜為此極力尋求各樣的人脈跟「後台」,但這也不盡然是每個人的人生選擇.
以我而言,要知道,無論公民營機構,台灣其實仍普遍存在「本地人欺負外地人」的潛在惡習,所以一個人長年孤身在外工作,確實會吃過不少苦頭.
而我自入局在澎湖待11年,期間短暫待過金門軍郵1年,後來因某件事讓我感覺到時機點到了所以調回高雄4年,又因受不了高雄的嚴重空汙而打算調到台灣僅存空氣良好的東部,當時依長時間觀察,全台空氣最良好的地方就只剩下花蓮跟台東兩地而已.
至於最後為什麼會選擇花蓮而不選擇台東?
.
這中間又要提到一件事了…
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們都知道,我在澎湖跟高雄租屋都是不用付房租的,在澎湖是一年僅回澎湖1~2次的屋主順便請我看顧他們的祖厝,所以偌大的三合院平時就只有我一個人在居住(有4個房間、中庭、陽台、客廳、浴室、廚房、後花園…等,我在那時晚餐常買小七的便當坐在陽台上看著知名的西嶼落霞,生活超愜意);
至於高雄,則是表哥跟表姊分別有閒置的公寓套房跟有6間房的兩層公寓願主動提供我去住,最後我選表哥的單間套房,因為比較好打掃;
而如果我到台東,相信應該也會是一樣有免費的房子住,因為我有一位熟識的友人在那生意做蠻大的,算很吃得開,之前我在高雄時他就常搭火車來請我吃消夜,然後隔天再搭車回台東,所以我怕我調到台東後他也會常找我吃飯跟應酬,這樣我就可能會少掉許多自己的時間,因此最終我選擇調到必須每個月自己付房租的花蓮.
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跟我那些親友們一樣覺得我這人「真是有病」了,人家是盡量找有熟識人脈、關係,相對比較有安全感的環境,但我卻經常反其道而行.
真要說來,大概是因為我這人對所謂「真實」的重視,可說到了有些偏執的地步了吧.
.
.
有句話說:人兩腳,錢四腳.人賺錢困難,錢滾錢容易.
這道理用在「權力」上也同樣適用,當你有權的時候,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權力來附,但同時你也會失去一些東西,比方說你會離「真實」越來越遠.
在國防部當駕駛的時候,我常載著許多長官到處「督導視察」,上面長官來督導打分數,對於底下單位而言當然是高度的重視,無不積極想方設法要獲取更高的分數,更好的成績.
然而,由於這種「督導視察」都是早已事先排定跟通知的.所以想當然到場看到的大多都是準備好的樣板,啥東西都是盡可能的盡善盡美,至於「真實」是不是也這樣,相信人們心裡應該都有數才是.
不僅如此,長官「督導視察」後通常下屬單位都還會安排一些豐厚的筵席招待,那通常也是我最感到痛苦的一件事,因為我這人極度挑食,但那些招待幾乎都是山珍海味,而且席間多數人其實都沒甚麼動筷,而是在忙著招呼跟奉承長官及載長官來的我,一方面是希望能藉此討長官歡心,也希望有機會時我能順便美言個幾句.
在那段服役的期間,無論是遭到惡意的霸凌,或是刻意的逢迎,那種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及戴著面具的相處模式都讓我感到很累,不喜歡,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我進局後及幾次請調,總是喜歡往人煙相對稀少的偏鄉跑的原因.
.
.
一直以來,常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請調回家?
因為一來家鄉太多人認識我了,恐怕不好按章做事,再者家母控制慾極強,積極想控制跟安排我的人生,我又不是「媽寶」,所以無法接受那樣的安排.
成長的過程中,我始終抱持著「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的處事態度,所以我認為不管我到哪都能跟多數人相處的很融洽,待得下,自然也就不會刻意去尋找一個人跟環境都相對能帶給自己高度安全感的環境.
.
只是當然,世上確實是有些人就是喜歡不講道理的,因為他們的中心思想不是「道理」,而是「權勢」.不喜歡以德服人,而喜歡以力服人.
這些人通常都有一個共通點,勢力,以貌取人,仗勢欺人,欺善怕惡,對於權勢比他們更強的人積極拍馬逢迎.
以前我也曾碰過幾次這樣的人,每次跟他們講道理時他們就是一副「我為什麼要跟你講道理?」、「你憑甚麼跟我談?」的姿態.不得已,我也只好善意的提醒對方:如果你覺得我不夠資格跟你談,那我就只好找夠資格的人來跟你談了,只是希望之後你不要後悔就好.
當然最後結局可想而知啦,有些看到我時臉色就變得笑容可掬,有些則是設法避我避得唯恐不及.
搞不懂,做人幹嘛非要搞到自己那麼難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凡事講理很困難嗎?
.
.
人生有時候,「你擅長的不代表你喜歡」,那是兩回事!
就好比很多同仁都對郵局的工作非常嫻熟,但試問多數人都樂在其中嗎?所以了!
坦白說,以我所具備的人脈跟條件,說是天生從政的料也不為過.
只是那跟我的性格嚴重不合,畢竟像鬥爭技巧及機心這一類,雖然我確實很擅長,但那並非是我主動想去學,而是為了在當初那樣的艱困環境中存活「被學習」而來的.
至於政治這條路,要知道一旦走進去了就不容易出來了,通常大多數退場的人,都是「被迫不得不退場」的,要嘛就是糗了,再不然就是沒價值了,總之不會太風光就是了.因為只要你還有點價值,即便是你想退,環境跟一些想攀附的人也不會讓你退的,那不是你所能選擇的.
.
.
我這人不喜歡找「後台」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為這些所謂的「後台」大多是我的長輩,不是我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很多人平時也很忙,與我無關的事他們根本不想理會.
偏偏,我這人的個性跟人相反,我是一個習慣「把別人的事情看得比自身事務還重要」的人,對於那些與我自身相關的事,我的口頭禪是「還好啦」,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就好,但對於他人的事務我反而比較重視.
所以,過去已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了,我插手他人的事務,即便都是好事,也即便再有理,最後也都還是被這些「後台」跟家人唸一頓或罵得半死…所以這種情形下,有事找什麼「後台」都只是自討沒趣而已.
過去曾有些人背後搞我,地方也有,總公司也有,其實我心裡都很清楚,但卻不太想追究.不妨想像一下,如果你具有館長的體格,然後面對一個3歲小孩不斷在那踢你、打你、挑釁你,試問你要還手嗎?當然也是可以啦,那都由人去選擇.
.
所以除非是動到我或者真的惹毛我,否則那些所謂的「後台」,我都是不會想去動用到的.
話說回來,以我的個性及修養,真要惹毛我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為我向來有一個處世的原則─常人碰到1次就會生氣的事,我要3次,第1次我退讓,第2次我溝通,第3次我就直接動手處理了.
我認為「解決問題」本該是這種態度才對,溝通先行,就事論事.
只是常見這個世道蠻多人都太過「鄉愿」了,不妨讓我用簡單的數學打個比方:
1+1=2
2+2=4
這很簡單吧,多數人們都懂吧!
那試問你會不會因為「1跟你比較熟」,所以就把1+1也變成4或大於4了呢?
「數學」上當然不會,但對於「人」,很多人就會了.
過去我就曾碰過不少次,人家打我的時候沒人去勸阻對方,結果最終當我還手的時候才一堆人跑來叫我放過對方,不要還手…這世界是有病嗎?
所以才說這個世道太過「鄉愿」了.
以我個人的處世原則,如果真有人能惹毛我的,那我肯定,對方絕對是個非常嚴重有問題的人,因為光讓他「見光死」就一定會讓整個社會輿論罵翻了.
我常說一句話,有權而不用,有錢而不拿,這才叫做人品.
處事態度如果都是用這種標準的話,試問你還需要什麼「後台」嗎?
.
.
張富雄
歡迎光臨 官網少一點,真相多一些---中華郵政公司血汗真相網 (http://www.postgov.freebbs.com.tw/)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