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公告: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也來談談總工會理事長選舉.

近年常聽許多郵政同仁在談論總工會理事長應否直選的問題,趁此個人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聊供同仁參考。

.

先說結論,個人認為總工會理事長直選這大方向是對的,也是必需的,畢竟台灣連總統都已經直選了,總工會理事長為何不行?是吧!

所以總工會理事長直選是目標沒錯,但千萬別把它當成萬靈丹,因為屆時的效果可能不會有同仁們想像的那麼好,畢竟幻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所以建議同仁對於總工會理事長直選先別抱存著太高的期待比較好,以免屆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

其次,同仁也該意識到,過去郵政工會常年積弱的主因,主要還是來自於「會員本身」。這道理就跟政治學所提:「一國政治人物的素質取決於人民的素質」一樣。

不妨捫心自問,若您本身向來是對郵政員工權益相當重視的人,那麼試問您周遭大概有幾成的同仁是跟您相同的?

個人估計,以過去郵政工會積弱程度而言,全體會員中有個一成同仁是願意長期付諸心力跟實際行動來關注員工權益的就很了不起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想在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和凝聚多數同仁勞權意識,我想大概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全體同仁權益嚴重受損(比如說薪資大幅遭到刪減3~4成以上),這是基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人性使然;二是國內相關法律及體制的大幅變動(如美國法律承認同公司內存在多工會,並且不同工會所爭取到的權益只限該工會會員才能享有),如此徹底改變台灣工會體系常年「大鍋飯」的生態,轉變為真正「自己的權益自己爭取」的體制,未來當然體系內多個工會在相互競爭下,全體會員的勞權意識也就會比現在強上許多。

.

除了上述兩種情形外,即便現階段就完成總工會理事長由全體會員直選制度,相關的改變也不會跟現在差異太大,未來還是很容易流於「派系把持」及「條件人頭交換」的情形。

先聲明,「派系把持」及「條件人頭交換」在當前社會來說不見得是個貶意,也不見得就是錯的,因為如果把它當成政治語言來看,那就是「政黨」及「政黨協商」。

所以如果真要說這現象是錯誤的,但偏偏它就是常年以來都難以改變的現狀跟事實。

在十幾年前,有次我應同仁之邀只打算最高參選到地方局工會理事,結果因為我的參選打破了原本兩個派系的協商,其中一方找人來跟我「」,只要我允諾不參選對外代表,那麼地方理事長的位置就是我的。雖然我當時根本沒任何意願要選對外代表,但我對區域理事長也沒任何意願,更不願意接受這種「」的文化,所以最終在兩方共同運作下,我成了該地方歷年罕見連最基層代表都沒當選的人,在此之前,該地方基層代表選舉幾乎都是同額競選,保證當選的。

為什麼過去我們幾個人會選擇走體制外路線改革,那就是因為:「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而無徒。

曲高和寡」,如此而已。

所以同仁要說甚麼是對?甚麼是錯?

其實那就是一個人性跟現狀的反映,如果想徹底改變這種現象,那就必須得先去正視它才行。

.

常有同仁說郵政工會裡很多「工棍」,或許吧,但那也是多數同仁們自己選出來的,而且還是心甘情願選出來的,不是被騙票的情形。因為說穿了「工棍」其實超好辨識的,舉例而言:有沒有人會相信一個無惡不作,十惡不赦,正在被通緝的十大槍擊要犯說他要參選總統是為了服務人民的

白癡才會相信吧!

是啊!那就是了!

一個人的性格跟行事風格都不是朝夕成就的,真正具備服務熱忱的人,無論他有沒有具備甚麼頭銜跟身分,但他絕不可能只有在郵局工會這個領域才會服務人群而已。

反之,平常為人自私自利到極點,品行極差,說謊成性,毫無自律程度可言的人,如果當選工會代表,那不是個「工棍」都很難吧!

這很難分辨嗎?

不妨以惠澤兄為例,「陳惠澤」這個名字,相信對郵局多數曾聽過的同仁而言,聽到的幾乎都是負面傳聞,都是個「麻煩製造者」(尤其對於總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但那都是「傳聞」,若您試著去向那些曾經跟他相處過的諸多同仁們詢問他是個甚麼樣的人,那您就不難發現他真的就是一個十足熱心,甚至經常熱心過頭的人而已,而且對於許多地方都有著他高度的堅持。

.

大概也是十幾年前左右,有次我跟惠澤兄為了讓多數同仁們可以清楚看清郵局工會生態的癥結所在,所以約好一同做個試驗,我們在不具備籌碼的情形下參選總工會理事選舉(不具備地方對外代表身分,因此沒有總會理事投票權,但任何會員卻皆能參選總會理事選舉,這設計很有趣對吧!),在明知自己肯定會落選的情形下還刻意參選,為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落選證明給所有同仁們看清楚幾點事實,而這也是未來真正想改革郵政工會者所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
自有網路開始,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萬人響應,一人(無人到場。」這就是人性,無關對錯,只因台灣常年絕大多數人在享受權益之時並沒有相對要求自身必須恪盡義務的對等觀念,也就是「自律性」的問題。講白了,大家不妨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高度自我要求必須「說到就要做到」的習慣跟性格?別說全部,就說五成就好,有嗎?自我要求姑且不論,但一旦成了「說出口的承諾」,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而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二、
過去我常強調一個觀念跟現象-「這世上沒有活著的聖人。」主因不是聖人不存在,而是大多數人不會也無法相信這種人存在的事實。試想一下,如果世上有一個被視為高度標竿的人存在,那麼他的存在對於不法投機份子而言是不是會很礙眼?任何他阻止惡人為惡的言行是不是都在「擋人財路」?所以那些惡人會不會放過他?即便不取他性命,至少也會栽贓、造謠、抹黑他不是嗎?這很正常吧!然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絕大多數人們而言:「你會選擇相信聖人還是壞人?」又如果這些壞人就是你身邊的至親好友或者是你的利益共同體呢?那你會選擇相信誰?又或者這麼問:「當面臨抉擇的時候,通常你會是個選擇『是非』還是『人情的人?」至少在當前的台灣,大多數人都是選擇人情的。雖然很遺憾,但那就是事實跟現狀。

.

綜上所述,所以我才會說,總工會理事長直選這大方向是對的,但未來無論這制度是否會實現,也都別忽略了上述這些問題,更別先對這單獨一個制度抱持著過大的期望,否則今天就換惠澤兄參選,也是一樣會落選(這點我們當年就驗證過了)。或者該說任何人出來參選,最終結果都還是一樣「票多的贏,票少的輸」,基本上還是很難擺脫現行會由會員人數多的區域人選取得總會理事長位置,如此跟現在又有何不同(現在比的是總會代表人數)?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僅是在一個總工會理事長直選的制度而已,如何改變工會制度及凝聚更多會員共識,這才是未來工會改革所必須面臨的關鍵課題。

.

.

.

.

張富雄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