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公告: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星島日報--公營資產私有化利弊

香港公共資產私有化的最明顯例子,莫過在十一年前上市的港鐵(066),港鐵上市後要兼顧股東利益和社會責任,帶出公營資產私有化的問題。
    私有化項目對政府而言是出售資產,私有化項目有助減省政府開支,又或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補貼。
    當日本政府將郵政服務私有化,最大原因是由於可節省每年對郵政服務的補貼,估計這方面的補貼達90億美元。
對政府:利多於弊

    另外,私有化政策將有助政府配合其發展方針,以中國為例,中國自70年代起逐步將國企私有化,並引進外國投資。企業私有化後,由於再也得不到政府「包底」,故要生存唯有自強不息,不少國企私有化後均得到很好的發展。
    最後,有不少私有化帶給政府的利益是在政治上的,令政府在任期內「交了一些功課」,例如俄羅斯在立國後,政府希望擺脫舊政策並以改革者身分登場,結果將大部分資產私有化,雖然結果證明俄羅斯此舉令國家經濟大衰退,但當時的政府卻得到了此政策所帶的政治目的,受民眾支持了好一段的時間。

對市民:好壞參半

    私有化項目確能提供更多投資選擇給市民,達到資金排洪的作用,紓緩銀行水浸局面,令本身近乎零利息的小市民存款的戶口達到穩定而又不俗的回報,對市民來說是具吸引力。
    正如前文所提,私有化令企業不能再繼續受政府包底,必須自強不息,從市場中找到自己生存的方法,故市民可由此得到更高質素的服務,例如領匯(823)在上市後便將商場翻新。
    但以上優點的大前提是要管治得宜,包括在私有化過程中政府的管治。首先,俄羅斯的例子成為了他們慘痛的教訓。當時俄羅斯急於將國有資產私有化,但卻處理不當,以致大部分資產均被不合理地賤賣,加上大半是賣給西方國家,導致到國家的總資產值下降了一半,國家經濟命脈被外國操縱,而在政府中,貪污、利益輸送、以權謀私等則屢見不鮮,令當時俄羅斯的經濟跌至谷底,國家資產大量流失,不少工業的生產力大減,俄羅斯經濟亦慘淡了好一陣子。

蘇偉文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